從敘事治療觀點看《⼼靈點滴》中杭特.亞當斯重寫⽣命故事 - 吳淑晶 諮商心理師
刊登於《諮商與輔導》;344期 (2014 / 08 / 05) , P30 - 33
⼀.前⾔
「整個⽣命就是個返家的過程,推銷員、秘書、礦⼯…每個⼈,每顆驛動的⼼,都在尋找⼀條返家的路。」「想像你在暴風雪中走了好幾天,你不覺得⾃⼰在兜圈⼦…你陷在雪中的雙腿越來越沉重…你的呼叫在風中消逝,你覺得⼗分渺⼩,家是多麼遙遠。」這是電影⼀開始的詞,隱喻男主⾓對於⽣命的無⼒感,何時能找到,何處⼜是能讓⾃⼰安⾝立命之處內⼼的無望感。
《⼼靈點滴》是⼀部根據真⼈真事改編⽽成的電影。故事內容描述男主⾓杭特.亞當斯從⼀名患有憂鬱症到後來創立以家為單位的醫療服務機構的過程。本⽂試著從敘事治療觀點探討電影《⼼靈點滴》之中杭特.亞當斯的⽣命故事,並提出看法。
⼆. 《⼼靈點滴》故事簡介
電影敘述⼀位得了憂鬱症有⾃殺傾向的年輕⼈—杭特.亞當斯,為了治病⾃願住進精神療養院;在精神病房裡遇⾒許多不同精神疾病的患者,在不經意中,杭特為病友帶來歡笑;不把病友的問題當作是病態,反⽽出⾃內⼼真誠地傾聽病友的表達,感動了病友並得到認同,說他是Patch(修補);為他的室友解決困擾以久的如廁問題;使得杭特在這些過程發現⾃⼰喜歡幫助別⼈,在幫助別⼈的過程會忘卻⾃⼰的煩惱,使得他下決定並在住院醫師阻攔無效的情況下⾃動辦理出院念醫學院,往成為⼀名醫⽣助⼈的⽅向邁進。當醫學⽣的過程,在不被院長允許的情況下,看⾒兒科病房的病童⼀個個無精打采地躺在病床,扮起⼩丑逗他們笑;為病房的老⼈實現他們的夢想;關懷臨終病⼈,陪伴其⽣命最後的時刻歸於平靜,這些⾏為受到院長的反對,遭到阻⽌威嚇甚⾄退學,也阻礙不了其⽣命往⾃⼰所選擇的⽅向前進。
此外,看⾒醫學制度的許多不合理,如醫⽣與病⼈之間的不平等,醫⽣⾼⾼在上、冷漠、不尊重、不傾聽病⼈的感受,甚⾄連病⼈的名字都不知道;付不起昂貴醫藥費⽽被迫不得就醫的病⼈、⾯對病⼈病危⽽家屬仍要遵守不合理的就醫流程。杭特認為醫⽣的任務是增進病⼈健康促進⽣活品質⽽不只是延遲死亡,因此應該要傾聽病⼈的感受,⽤歡笑幽默治癒病痛和苦難,醫病關係是平等合作的,學習是最⾼的⽬標,愛是最終⽬的,因⽽興起創辦免費醫院的想法並付出⾏動實踐。
三. 敘事治療觀點之內涵
後現代取向的⼼理治療強調個案是⾃⼰問題的專家,改變的過程是由個案主導。乍看之下彷彿不看重治療者的⾓⾊,然⽽治療者對於⼈或說個案的態度和治療關係卻是治療成功與否的關鍵。要有效地進⾏敘事治療,治療者的態度和觀點比技術更為重要(引⾃Corey, 2009)。治療者的態度會影響其問話的⾓度與⽅式,以下試提出敘事治療觀點之內涵。
(⼀) 治療者的態度
敘事治療者對個案所抱持的是關懷、傾聽、感興趣、尊重、好奇、開放、同理、接觸、甚⾄是想像⼒的態度,抱持著這樣的態度,治療者會以不知情的立場,跟隨並肯定個案,接受個案故事的引導(Corey, 2009),換句話說,治療者在治療過程是⼀位參與者和催化者,不預設個案的狀態、不以病理化的⾓度看個案問題、不⾯質或論斷個案,更沒有專業⾓⾊的權威。因此在個案的⾓度來看,治療者像是⼀位具有正⾯樂觀特質的陪伴者,與他⼀同探索⾯對正困擾⾃⼰的主流問題。治療者參與對話提出問題,激發出個案的希望、資源,和⽣命的獨特經驗(Corey, 2009),藉由治療者的正向的個⼈特質和問話⽅式,解構個案充滿問題的⽣命故事,重寫新的⽣命故事。
(⼆) 問題的外化
⼀種治療技術,⿎勵⼈將壓迫他們的問題客觀化,有時候則擬⼈化。這樣的過程當中,問題變成和⼈分開的實體,因⽽變得比較容易改變、比較不束縛⼈ (劉⼩菁譯,2002)。
White(2002)認為問題的外化有以下的優點,1. 降低無益的⼈際衝突,包括爭吵誰該為問題負責;2. 降低失敗感:很多⼈在努⼒解決問題仍然失敗後,對問題的持續存在常常會有失敗感;3. 鋪路:讓⼈互相合作,共同努⼒⾯對問題,避開問題對⽣活與家庭關係的影響;4.打開新的可能性,使⼈能夠採取⾏動,從問題和問題的影響當中恢復⽣活與家庭關係;5.使⼈對「嚴重得要命」的問題採取比較輕鬆、有效、沒有壓⼒的⽅法;6提供對話的可能,使⼈免於對問題只能獨⽩的困擾。
(三) 獨特結果
透過⼀套探問⽅式,⿎勵⼈尋找、產⽣、喚醒能夠使獨特結果「產⽣意義」的新故事。
也能⿎勵⼈探索這些新發展反映⼈和關係的屬性與性質(White,2002),⾃⼰與他⼈的關係、⾃⼰與問題的關係和⾃⼰與⾃⼰的關係;在這樣的問答當中,⼈會產⽣獨特的新描述(unique redescription);並促使⼈探討可能隨著獨特的新描述⽽來的獨特的可能性(unique possibilities)(White,1988);引導⼈為⾃⼰新⽣活意義的實踐找到聽眾,這樣就會擴⼤不同故事的廣度,成為獨特的循環(unique circulation)(White,2002)。
四.從敘事治療觀點看《⼼靈點滴》中杭特.亞當斯重寫⽣命故事
敘事治療者是⾃⼰⽣命的敘事實踐者,既然是治療者也會是⾃⼰⽣命的⾃我療癒者。片中引⽤詩⼈但丁所說:「我在⼈⽣旅途的半路中,發現⾝處⿊暗的森林…因我已迷失了⽅向,終究,我會在⼀個最不可能的地⽅找到⽅向。」杭特.亞當斯沒有料到⾃⼰會在精神療養院燃起⼈⽣的希望。所有負⾯的東⻄內在都隱藏著重要的⼒量 (劉⼩菁譯,2002),因著憂鬱症的入院,⽣命前景看似⼀片⿊暗,⽽杭特.亞當斯卻在幫助病友的過程中感覺快樂忘卻⾃⼰的煩惱;當⼀個⼈肯定⾃⼰的價值、感覺未來充滿希望,從⽽產⽣⼀股強勁的⽣命⼒,過去困擾⾃⼰的無⼒感、⽣命的無意義的問題因⽽被解構;繼之⽽起的是重新為⾃⼰的⼈⽣做出選擇付出⾏動,重寫⽣命故事,⾃我療癒⽽後成為⼀名助⼈者。
(⼀)治療者的態度
杭特.亞當斯在就讀醫學院期間,院長不准許醫學⽣直接接觸病⼈,⽽杭特.亞當斯依然從事許多幫助病⼈的⾏為,也在實習期間觀察到醫病關係的不平等,醫⽣在患者⾯前公開討論病情,不傾聽不同理患者的感受,不與患者互動並且冷漠以對。他認為醫病關係應該是平等合作的;⽤幽默歡笑能治癒病痛及苦難;當⼀名助⼈者要與⼈連結,不僅提供治療也要提供建議和希望。在片中杭特.亞當斯呈現的個⼈特質是幽默、樂觀、真誠⽤⼼、開放的、熱情、富有想像⼒和創意的、堅持做⾃⼰要做的事,永不放棄的精神。這是⼀位敘事治療師對⼈的態度。
因著這樣的個⼈特質和態度,杭特.亞當斯不以病理化的⾓度看病⼈,杭特傾聽⼀位老病友亞瑟.孟德爾松想要表達的想法。在眾⼈眼中亞瑟⽤⼿指比出4的動作,總是問遇到的⼈看到多少,這樣⾏為呈現的是精神疾病症狀,⽽杭特以尊重、信任的態度告訴亞瑟:「我不覺得你有問題。」語⾔具有催眠效果,它可以深入潛意識中,產⽣無形的改變⼒量(周志建,2012),在敘事治療的觀點杭特對亞瑟說的話具有正⾯暗⽰的語⾔帶來的⼒量。⼀開始亞瑟以為杭特不過⼜是⼀位與其他⼈⼀樣,⽤異樣眼光看他的⼈,因⽽冷漠、嘲諷以對,隨著聽到杭特對他說的話,看到杭特注意到他漏⽔的杯⼦且⾃然地隨⼿拿起修補它時,亞瑟被感動了,他知道這個年輕⼈是真誠的要懂他,在乎他所要表達的是什麼?於是和杭特有⼀段對話:亞瑟:「你看到幾根?」。杭特:「四根」
亞瑟:「不,不,不,看著我。你專注在問題上,如果你專注在問題上就看不到答案,別專 注在問題上,看著我! 你看到幾根?不,看遠⼀點,你看到幾根?」。杭特:「八根」
亞瑟:「八根,八根,對! 對! 八是個好答案,看別⼈看不到的,看別⼈因為懼怕,順應及 懶惰…⽽不願意去看的,以⽇⽇新的態度來看整個世界,事實上,你早已入⾨了,如果你只看到⼀個瘋癲、尖苛的老⼈以外沒看⾒別的…你根本就不會來 。」杭特:
「當你看我時,你看到什麼?」
亞瑟:「你修好了我的杯⼦,回頭⾒了…修補(patch)」
這樣的對話過程卻也意外的使杭特發現,原來⾃⼰的能⼒和興趣就在成為⼀名助⼈者,真正傾聽與⼈連結;從那⼀刻起杭特決定改名為Patch(中譯名為派奇,意為修補)。故事不只改變了說故事的⼈,也改變治療者(Corey, 2009)。
(⼆)問題的外化
杭特的室友如迪妄想床下有松鼠要咬他,因⽽害怕的已有三個星期未下過床。杭特和如迪的對話,正是將問題外化,杭特相信如迪的主觀真實,將問題擬⼈化與個案⼀起⾯對問題。其對話如下:
如迪:「拜託 - 我得去廁所」。杭特:「那就去,就在那兒,四五米遠吧」
如迪:「我想,但是…」杭特:「但是什麼?松鼠?有幾隻?」
如迪:「現在只有⼀隻」杭特:「就因為⼀隻松鼠,你不敢去廁所?」
如迪:「如果我下床,它會招來其它的松鼠。」杭特:「那並不要緊,它們不過是松鼠,松鼠⽽已,如迪…地球上最溫和的動物,在攻擊性食⾁動物名單上它們排在最後…僅⾼於⼩雞及蝸⽜,它們⼜會要什麼?你的“堅果”?」
如迪:「不,它們不是」杭特:「你這麼想?來吧,我帶你去」
如迪:「別動,別動,⼜來⼀隻?它在你床尾的欄杆上,⼩⼼,它要跳,在床尾有⼀隻」。
杭特:「砰!」(做出瞄準開槍的動作)
如迪:「有⼀隻正跑過灑⽔器!」杭特:「砰!」(做出瞄準開槍的動作)
如迪:「在⾨後! 在⾨後!從浴室出來了!浴室! 浴室!」杭特:「吃我⼀彈,⽑傢伙!」,「你痊癒了!」如迪:「你肩上有⼀隻!撥開它! 撥開它!」杭特:「我們需要掩護!它們正從後⾨進來!躲起來,如迪!蓋碉堡! 我們可以蓋個碉堡!我們需要碉堡!趴下! 趴下! 它們走了,我想現在可以安全地上廁所了。如迪,來吧」(兩⼈共同把床翻倒當作掩護,躲在床側)
如迪:「不,太冒險了」杭特:「不會,當你有…這個,⼀⽀火箭筒,對…裝彈…開炮吧!」(做出拿出⼀隻巨⼤火箭筒的動作,瞄準松鼠發射)
如迪:「好」(衝去上廁所)
(三)獨特結果
獨特結果是治療師邀請個案找出獨特的例外的狀況,包括戰勝問題的「閃亮時刻」(黃孟嬌譯,2008),杭特在幫助病友的過程中,忘卻⾃⼰的煩惱與無⼒感,內⼼感到快樂,這些過程使得杭特看⾒⾃⼰的能⼒和興趣,產⽣⼒量感,重新建構取代原本的⽣命故事,進⽽決定⾃動出院去念醫學院;儘管他的主治醫師威脅他要在出院報告內容寫:「不顧醫⽣建議擅⾃出院。」仍撼動不了他欲往⾃⼰⽣命想走的⽅向前進。
五.結語
說故事,其實是⼀種誠實⾯對⾃⼰的⽣活態度;學敘事,不只是在學敘事問話,更在學習⼀種對待⽣命的態度,這種態度超越語⾔,也超越治療(周志建,2012)。敘事助⼈者除了聽個案的故事,更要在⾃⼰的⽣活實踐敘事,成為⾃⼰的⽣活態度;在⾃我的敘事過程中療癒⾃⼰,也在陪伴個案敘事的過程中⼀同共構新的⽣命故事。
參考書⽬
周志建(2012)。故事的療癒⼒量。台北市:⼼靈⼯坊。
修慧蘭、鄭⽞藏、余振⺠、王淳弘、楊旻鑫、彭瑞祥(譯)(2009)。諮商與⼼理治療:理論與實務第八版。(Corey Gerald)台北市:雙葉書廊。
黃孟嬌(譯)(2008)。敘事治療的⼯作地圖。(White,M)。台北市:張老師⽂化。
廖世德(譯)(2001)。故事・知識・權⼒-敘事治療的⼒量。(White, M&Epston,D)。台北市:⼼靈⼯坊。
劉⼩菁(譯)(2002)。故事與⼼理治療。(Close, Henry T)。台北市: 張老師⽂化